![]() 扫描笔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描笔,包括:笔身本体;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靠近笔头端部的所述笔身本体内;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扫描窗口,所述扫描窗口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移动触角,所述移动触角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移动触角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使得所述移动触角凸出于所述扫描窗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描笔,可以使得扫描窗口与目标文本之间形成缝隙,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扫描笔无法准确定位目标文本的起始位置,导致目标文本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5753U 申请号:CN202120341968.6U 申请日:2021-02-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贾飞飞;侯涛 申请人:H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6K9-2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描笔。 [n0002] 扫描笔的主要功能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扫描,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文本图片,通过图像处理、识别等技术获取文本的文字信息,并实现存储、翻译、发音等。 [n0003] 现有扫描笔的扫描窗口一般为全开窗设计,或半开窗透明壳体设计。全开窗设计的扫描窗口没有参考位置,无法提供扫描文本的起始位置;半开窗透明壳体设计的扫描窗口在扫描时,透明罩需要完全贴合纸面,需要从侧面观察文本的起始位置,由于透明罩存在折射,容易导致视觉误差,无法准确定位文本的起、止位置。 [n0004] 可见,现有扫描笔存在无法准确定位目标文本的起、止位置,导致目标文本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扫描笔,以解决现有扫描笔存在无法准确定位目标文本的起、止位置,导致目标文本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n000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扫描笔,包括: [n0007] 笔身本体; [n0008]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靠近笔头端部的所述笔身本体内; [n0009]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n0010] 扫描窗口,所述扫描窗口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 [n0011] 移动触角,所述移动触角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相对两端;其中, [n0012] 所述移动触角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使得所述移动触角凸出于所述扫描窗口。 [n00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靠近笔头端部的所述笔身本体内,滑动件与导向件滑动连接,扫描窗口设置于笔头端部。移动触角对称地设置在笔头端部的相对两端,在移动触角受压推抵滑动件向远离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使得移动触角凸出于扫描窗口。这样,在扫描笔接触目标文本所在平面,且对目标文本进行扫描时,触角可以支撑扫描笔,使得扫描窗口与目标文本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基于该距离在扫描窗口与目标文本之间形成缝隙。从而,便于借助缝隙观察目标文本是否位于扫描窗口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笔,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扫描笔存在无法准确定位目标文本的起始位置,导致目标文本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n0014]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n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6]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描笔的结构示意图一; [n0017]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描笔的结构示意图二; [n0018]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描笔未按压时的示意图; [n0019]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描笔按压时的示意图; [n0020]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描笔的结构示意图三; [n0021]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描笔的结构示意图四; [n0022]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描笔的结构示意图五。 [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4] 下面通过列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扫描笔。 [n0025]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扫描笔10,包括: [n0026] 笔身本体11; [n0027] 导向件12,所述导向件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靠近笔头端部的所述笔身本体11内; [n0028] 滑动件13,所述滑动件13与所述导向件12滑动连接; [n0029] 扫描窗口14,所述扫描窗口14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 [n0030] 移动触角15,所述移动触角15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移动触角15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使得所述移动触角15凸出于所述扫描窗口14。 [n0031]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笔10,包括笔身本体11、导向件12、滑动件13、扫描窗口14以及移动触角15。笔身本体11可以为扫描笔10的壳体,如笔身本体11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图1展示了导向件12以及滑动件13等结构设置于笔身本体11的上壳体中的情形,图2展示了导向件12和滑动件13等结构设置于笔身本体11的下壳体中的情形。 [n0032] 导向件12设置于笔身本体11的笔头端,滑动件13与导向件12滑动连接,导向件12可以对滑动件13起限位作用及导向作用。具体地,在滑动件13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或向笔身本体11的外部伸出的情况下,导向件12可以引导滑动件13沿笔身本体11的轴线方向滑动,同时,导向件12可以限制滑动件13沿垂直于笔身本体11的轴线方向位移。从而,可以实现滑动件13在设定的路径中滑动,可以避免滑动件13偏移滑动路径。 [n0033] 扫描笔10包括两个移动触角15,示例地,可以在滑动件13上设置两个移动触角15。图1展示了在滑动件13上设置有两个移动触角15的情形。将扫描笔10竖直或呈一定角度倾斜地放置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如扫描笔10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呈30°倾斜地放置),并按压扫描笔10时,移动触角15会受力推抵滑动件13使滑动件13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在滑动件13完全收缩后,移动触角15凸出于扫描窗口14。也就是说,扫描笔10在对目标文本扫描时,扫描窗口14不会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接触,移动触角15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扫描窗口14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形成缝隙。这样,可以透过缝隙观察,以准确确定目标文本扫描的起始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扫描笔10扫描时,会开启补光光源,补光光源的光线可以透过扫描窗口14,在纸面形成一束光线,将目标文本置于光线中,即目标文本位于扫描窗口14的有效扫描范围内。因此,通过观察光线,可以准确确定目标文本扫描的起始位置及终止位置。 [n003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件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靠近笔头端部的笔身本体11内,滑动件13与导向件12滑动连接,扫描窗口14设置于笔头端部,移动触角15对称地设置在笔头端部的相对两端,移动触角15受压推抵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使得移动触角15凸出于扫描窗口14。这样,在扫描笔10接触目标文本所在平面,且对目标文本进行扫描时,移动触角15可以支撑扫描笔10,使得扫描窗口14与目标文本之间形成缝隙。从而,便于透过缝隙观察目标文本是否位于扫描窗口14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笔10,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扫描笔存在无法准确定位目标文本的起始位置,导致目标文本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n0035]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移动触角15与所述滑动件13连接,或,所述移动触角15与所述滑动件13一体成型。 [n0036]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移动触角15与滑动件13可以分开制作,然后通过粘接或是卡接的方式实现连接,提升了移动触角15与滑动件13之间安装的灵活性;也可以将移动触角15与滑动件13采用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能够提升移动触角15与滑动件13之间结构的稳定性,还能使得扫描笔10的外观更为流畅美观,简化组装。 [n0037] 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4,所述扫描窗口1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沿所述笔身本体11的轴线方向的指示标记141; [n0038] 所述指示标记141用于将目标文本定位于所述扫描窗口的中间区域。 [n0039]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扫描窗口1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沿笔身本体11的轴线方向的指示标记141,即扫描窗口14的沿笔身本体11方向的对称轴上设置有指示标记141。在扫描笔10对目标文本扫描时,扫描笔10需竖直或呈一定角度地放置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此时,将目标文本的中间位置对准指示标记141,即可以保证目标文本位于扫描窗口14的中间位置。可以进一步准确确定目标文本的扫描位置,以进一步提升目标文本识别的准确性。 [n0040] 可选地,继续参照图3,所述扫描窗口14可供光线透过,所述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0%。 [n0041] 具体而言,扫描窗口14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0%。一方面,可以保证补光光源17的光线可以透过扫描窗口14照射到纸面上,利用光线在纸面上形成的光照直线,可以准确定位目标文本的扫描起始位置和扫描终止位置。另一方面,扫描窗口14的两侧可以设置塑料壳体,扫描窗口14可以遮挡部分光线,塑料壳体可以遮挡大部分光线,这样光线不会大范围的照射到纸面上,既可以减少光线照射面积过大导致的视觉疲劳,又能准确指示出扫描对象,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n0042] 可选地,参照图1,所述滑动件13的两侧设置有支柱131,所述支柱131嵌设于所述导向件12中; [n0043] 所述支柱131上套设有弹簧132,所述弹簧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件13和所述导向件12抵接; [n0044] 在所述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动件13压缩所述弹簧132。 [n0045]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滑动件13的沿笔身本体11的轴向的两侧设置有支柱131,支柱131嵌设于导向件12中,可以使得滑动件13沿支柱131的轴线方向(即笔身本体11的轴向)滑动,而不会产生其他方向的位置偏移。弹簧132套设于支柱131上,弹簧132的两端分别与滑动件13和导向件12抵接。这样,在滑动件13受力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时,滑动件13压缩弹簧132,可以实现滑动件13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而且,当作用于滑动件13上的外力撤销时,弹簧132由于具有恢复弹性形变的能力,被压缩的弹簧132可以推动滑动件13向靠近笔头端部的方向滑动,以使得移动触角15向伸出笔身本体11的方向移动复位。可见,在支柱131上套设弹簧132来实现滑动件13的往复移动,可以便于在滑动件13的外力撤销后提供回复力,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使得滑动件13复位。 [n0046]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扫描笔10还包括电路板16; [n0047] 所述电路板16上设置有按键161和主控电路,所述按键161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滑动件13的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一端设置有触发结构133;在所述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触发结构133触发所述按键161,所述主控电路导通。 [n0048]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电路板16上设置有按键161和主控电路(图中未示出)。按键161与主控电路电连接。如图1所示,滑动件13远离笔头端部的一端设置有触发结构133。在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触发结构133向扫描笔10内部移动至按键161的位置,以触发按键161,使得主控电路导通。可以理解的是,主控电路开始工作,即扫描笔10开始工作。 [n0049] 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扫描笔10还包括补光光源17; [n0050] 所述补光光源17以一设定角度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内且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设定角度使得所述扫描窗口14全部位于所述补光光源17的照射范围内。 [n0051]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补光光源17与主控电路电连接。在主控电路导通并开始工作时,补光光源17的通电电路导通,补光光源17发光,可以对目标文本的扫描采集进行补光,以便于采集到更为清晰的图像。补光光源17可以以一设定角度设置在笔头端部内的电路板16上,也可以设置在笔头端部内的上壳体或下壳体上,使用该设定角度,能够保证扫描窗口14全部位于补光光源17的照射范围内,保证了扫描窗口14能够均匀的接收照射,提升了扫描笔采集目标文本过程的准确性。当然,补光光源17可以为LED光源或卤素光源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n0052] 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扫描窗口14远离所述补光光源17的一侧边与所述笔身本体11的中轴线垂直,所述补光光源17的光线经过所述扫描窗口14的所述侧边后形成的照射区域边缘与所述侧边平行。 [n0053]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补光光源17发射出的光线经过扫描窗口14后,会从扫描窗口14的一侧边射出,并投射在目标文本上,并在目标文本上形成一照射区域,该照射区域的边缘与扫描窗口14的所述一侧边平行,用户在使用扫描笔10时,可以将上述照射区域的边缘作为所扫描的目标文本的起、止位置,即扫描开始时,照射区域的边缘为扫描文本的起始位置,扫描结束时,该边缘为扫描文本的结束位置。 [n0054] 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扫描笔10还包括用于采集目标文本的摄像头18; [n0055] 所述摄像头18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内且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摄像头18的中轴线与所述笔身本体11的中轴线平行或重合。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摄像头18设置于笔头端部内,具体可以设置于笔头端部内的电路板16上,也可以设置在笔头端部内的上壳体或下壳体上,摄像头18与主控电路连接,在主控电路导通开始工作时,主控电路可以控制摄像头18开始工作,摄像头18可以采集目标文本的图片。并且摄像头18的中轴线与笔身本体11的中轴线平行或重合,即在笔身本体11运动时,摄像头18能够始终朝向扫描窗口14的方向,保证了摄像头18的采集效果。 [n0056] 可选地,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窗口14包括两个凸出部19,两个所述凸出部19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扫描窗口14的靠近所述移动触角15的边缘,所述移动触角15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移动触角15与所述凸出部19齐平; [n0057] 其中,所述凸出部19与所述扫描窗口14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 [n0058]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扫描窗口14上设置有两个凸出部19,如两个凸出部19分别对称地设置于两个移动触角15的内侧边缘,或两个凸出部19分别对称地设置于两个移动触角15的外侧边缘,亦或两个凸出部19的其中一个设置于其中一个移动触角15的内侧边缘,另一个凸出部19设置于另一个移动触角15的外侧边缘。使用过程中将扫描笔10竖直或呈一定角度地放置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如扫描笔10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呈30°倾斜地放置),并按压扫描笔10时,移动触角15受力会推抵滑动件13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在移动触角15收缩至与凸出部19齐平的位置时,凸出部19会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抵接(此时,移动触角1也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接触),从而移动触角15无法进一步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由于凸出部19和移动触角15的支撑作用,故扫描笔10在对目标文本扫描时,扫描窗口14不会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接触,使得扫描窗口14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存在一定的距离,以形成缝隙。这样,使用者可以透过缝隙观察扫描对象即目标文本,以准确确定对目标文本扫描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凸出部19与扫描窗口14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的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保证扫描窗口14与凸出部19之间配合的稳定性;采用非一体成型的结构,能够灵活拆装,便于零部件的分开制作,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n0059] 可选地,参照图6,所述笔身本体11包括两个伸出部20,两个所述伸出部20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两侧,所述移动触角15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移动触角15与所述伸出部20齐平; [n0060] 其中,所述伸出部20与所述笔身本体11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 [n0061]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笔身本体11上设置有两个伸出部20,将扫描笔10竖直或呈一定角度地放置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如扫描笔10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呈30°倾斜地放置),并按压扫描笔10时,移动触角15受力会推抵滑动件13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在移动触角15收缩至与伸出部20齐平的位置时,伸出部20会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抵接(此时,移动触角1也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接触),从而移动触角15无法进一步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由于伸出部20和移动触角15的支撑作用,故扫描笔10在对目标文本扫描时,扫描窗口14不会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接触,使得扫描窗口14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形成缝隙。这样,可以透过缝隙观察,以准确确定目标文本扫描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伸出部20与笔身本体1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的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保证笔身本体11与伸出部20之间配合的稳定性;采用非一体成型的结构,能够灵活拆装,便于零部件的分开制作,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n0062] 可选地,参照图7,所述导向件12包括两个固定触角21,两个所述固定触角2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两侧,所述移动触角15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13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移动触角15与所述固定触角21齐平; [n0063] 其中,所述固定触角21与所述导向件12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 [n0064]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导向件1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触角21,将扫描笔10竖直或呈一定角度地放置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如扫描笔10与待扫描的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呈30°倾斜地放置),并按压扫描笔10时,移动触角15受力会推抵滑动件13会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在移动触角15收缩至与固定触角21齐平的位置时,固定触角21会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抵接(此时,移动触角1也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接触),从而移动触角15无法进一步向笔身本体11的内部收缩,由于固定触角21和移动触角15的支撑作用,故扫描笔10在对目标文本扫描时,扫描窗口14不会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接触,使得扫描窗口14与目标文本所在的平面形成缝隙。这样,可以透过缝隙观察,以准确确定目标文本扫描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固定触角21与导向件1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的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保证导向件12与固定触角2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采用非一体成型的结构,能够灵活拆装,便于零部件的分开制作,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n0065]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n006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2) [0001] 1.一种扫描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身本体;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靠近笔头端部的所述笔身本体内;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扫描窗口,所述扫描窗口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 移动触角,所述移动触角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移动触角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使得所述移动触角凸出于所述扫描窗口。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触角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或,所述移动触角与所述滑动件一体成型。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窗口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沿所述笔身本体的轴线方向的指示标记; 所述指示标记用于将目标文本定位于所述扫描窗口的中间区域。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窗口供光线透过,所述透光率大于或等于90%。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两侧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嵌设于所述导向件中; 所述支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导向件抵接; 在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动件压缩所述弹簧。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笔还包括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按键和主控电路,所述按键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一端设置有触发结构; 在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触发结构触发所述按键,所述主控电路导通。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笔还包括补光光源; 所述补光光源以一设定角度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内且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设定角度使得所述扫描窗口全部位于所述补光光源的照射范围内。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窗口远离所述补光光源的一侧边与所述笔身本体的中轴线垂直,所述补光光源的光线经过所述扫描窗口的所述侧边后形成的照射区域边缘与所述侧边平行。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笔还包括用于采集目标文本的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内且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摄像头的中轴线与所述笔身本体的中轴线平行或重合。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窗口包括两个凸出部,两个所述凸出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扫描窗口的靠近所述移动触角的边缘,所述移动触角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移动触角与所述凸出部齐平; 其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扫描窗口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 [0011]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本体包括两个伸出部,两个所述伸出部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两侧,所述移动触角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移动触角与所述伸出部齐平; 其中,所述伸出部与所述笔身本体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 [0012]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扫描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两个固定触角,两个所述固定触角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笔头端部的两侧,所述移动触角受压推抵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笔头端部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移动触角与所述固定触角齐平; 其中,所述固定触角与所述导向件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6573887B1|2003-06-03|Combined writing instrument and digital documentor KR101097992B1|2011-12-26|지시물체의 위치인식장치 KR100811015B1|2008-03-11|가상 입력 장치를 사용하여 데이터를 입력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40041798A1|2004-03-04|Pointing device and scanner, robot,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ictionary using the same US3804524A|1974-04-16|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US20050057534A1|2005-03-17|Input writing device TW200405984A|2004-04-16|Pen-shaped optical mouse CN104978133A|2015-10-14|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截屏方法和装置 US9626011B2|2017-04-18|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CN110245531B|2021-10-12|分体式的读码装置 CN214335753U|2021-10-01|扫描笔 WO2021190427A1|2021-09-30|翻译笔和使用翻译笔进行翻译的方法 US20080024448A1|2008-01-31|Optical mouse having a light-sheltering device CN202177873U|2012-03-28|一种空中鼠标 TW201913305A|2019-04-01|具可拆卸擦拭模組的電容筆 US9606642B2|2017-03-28|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iniaturization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thereof CN209980256U|2020-01-21|分体式的读码装置 CN209938136U|2020-01-14|一种高识别智能笔 CN104508603A|2015-04-08|方向输入装置和利用方向输入装置操作用户界面的方法 CN111610866A|2020-09-01|输入装置以及输入系统 US9092074B2|2015-07-28|Mouse device CN102999180B|2016-04-20|一种扫描笔及其扫描方法 CN213399584U|2021-06-08|翻译设备 KR20080032779A|2008-04-16|광 포인팅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CN213092317U|2021-04-30|翻译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41968.6U|CN214335753U|2021-02-05|2021-02-05|扫描笔|CN202120341968.6U| CN214335753U|2021-02-05|2021-02-05|扫描笔|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